找到相关内容383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德山宣鉴及其禅风

    对于“无事”这一禅学思想的诠释,到宣鉴时才比较系统、比较圆融。德山早年是执著经论、戒律的,可是,当他龙潭处悟道以后,他便却焚烧了经书,从此以修学禅业为自己毕生的事业。因而他在开示学人戒时说:“劝你...跑到马祖那里骑圣僧颈去了,他根本就没有像德山这样在戒律上下过功夫,因而我们也不可能把他们两人过激的禅风视为等量齐观。宣鉴出家后所修的另外一门内学是性相之学,我们从他的“一毛吞巨海”等语看来,他所研读的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73659560.html
  • 探索藏传佛教寺院管理的新模式——从萨迦“模式”看寺院管理向民主化的过渡

    继任其兄的法座主持寺庙,建乌孜宁玛祖拉康、溪多措钦大殿,戒律,是萨迦第三祖。  萨班贡噶坚赞(1182-1251),为扎巴坚赞之侄,贝钦沃布之长子,是萨迦第四祖。幼时从父兄处学习显密教典,继承父...政教大权;有的出家戒,身着袈裟,兼秉政教。  昆官却杰波之子贡噶宁波(1092-1158),继承了萨迦派“道果法”的教授和要诀,又依止诸多大师,研习显密法要,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萨迦派的教法体系,并著...

    郑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4959692.html
  • 佛教的礼仪及其禁忌

    云门宗、法眼宗 。宋代从“临济宗”中又分出黄龙、杨岐二派,与五宗合称“五家七宗”。  (五)律宗,唐朝道宣律师创立。主要弘扬《四分律》。此宗以戒律为方法,“由 戒生定,因定发慧”,达到解脱烦恼。 ...庄严和神圣,表达了佛教信仰者的宗教 感情,所以凡进入佛门的人,要郑重履行佛教的三归依。  (二)戒。归依佛教的人,无论在家出家,为了发慈悲心,增长功德,都要佛教的戒律 ,最基本的有五戒十善。  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4061319.html
  • 莲宗诸祖生平与思想(2)

    观音势至为师友。"   大师对戒律犯开遮有甚精深的理解,并身体力行,于解剖自己。每自谓躬行多玷,不敢为人作师范。曾于安居日,燃身香十炷,设阄佛前,问堪作和尚否?乃至当退居菩萨沙弥优婆塞否?得...,见一僧人仆地而死,大师瞿然悟世无常,修益加精进,戒律,不离衣钵,日止一食,肋不贴席,终生不懈。后云游参学,庚寅年(公元1710年)二十四岁时依渠成法师与绍昙法师听教,昼夜研穷方等经典,越三年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1162467.html
  • 从古印度佛教与耆那教之苦行观论圣俗关系之演进(下)

    恶意、吝啬嫉妒、阿谀谄媚、欺骗不  实、无惭、无愧。  K因受苦行,故意说谎、挑拨离间、说话粗鲁刻薄、说无意义的言语、不遵守戒律。  L因受苦行,没有信心、懈怠、没有正念、正智,愚痴无智。  (2)...、不阿谀谄媚、  不欺骗不实、时时心怀惭愧。  K因受苦行,不会说谎、不会挑拨离间、说话不粗鲁、不刻薄、不会说无意义的言  语、遵守戒律。  L因受苦行,而有信心、努力、有正念正智、有智慧。  (...

    心毓、心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0964093.html
  • 从罗汉寺走出的一代大师——桂仑法师

    常说,佛、法、僧是佛教的三宝,戒律可以得悟,有戒就是僧宝。僧宝是稀有高贵的,是世人的导师,为世人所尊敬。如果有僧无宝,佛经祖语不见,那么佛教就自己衰败了。他虽然不识一字,但是通过自身的曲折经历,..., 闻听《金刚经》“行无所住而生其心”得大利益, 中   国佛法从此起大兴。马祖建丛林,丛林养腊子。腊子养道德,百丈制   清规。三五灭僧,都为清规戒律。金刚不坏,戒清净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1664100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1)

    繁重,难予兼顾,于是专力定慧的人只可对于戒学采取“大德不逾闲,小德出入可也”的态度。在各宗之中,除了律宗是戒律之外,其他各宗都是在一定的戒律基础上专修定慧的。  定和慧是不可相离的。无慧的定是祐定...虽多种多样,总起来说,不外乎戒,定、慧三学。戒学是教人注意身口的言语和行动合乎戒律,定学是集中意志思考一定的理论或注意于一定的事物,慧学是启发对于真理的领悟。戒学是断烦恼、破无明的基础,定学和慧学是断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464550.html
  • 福建名山大寺丛谈(2)

    ,宣扬佛法,不遗余力。 后会泉法师被厦门南普陀聘为主持,不久到新加坡传教住持光明山普觉寺,今兹寺为其徒宏船大师主持。承天寺继任者为转尘师。师亦老成持重,勤俭笃实,颇能继承宗风,戒律。抗战时期课....  其二 闭关谢尘网、我意嫌消极,  愿铁禅杖,打杀卖国贼。  大师便吟《红菊》一首作复:  亭亭菊一枝,高标矗晚节,  云何色殷红,殉教应流血。表达其爱国热忱、不减当年。  同年,画家徐悲鸿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43164765.html
  • 南山寺佛教史略

    戒律,是南山寺乃至于五台山的一位道高功著、德厚望众、名闻遐迩的高僧。  普济和尚是南山寺的一位著名高僧,也是南山寺的一位大阐宗风的祖师。一生弘法利生,度就百余名弟子。其中,著名的嗣法弟子有隆法...清凉山志》卷四),保护五台山文殊道场。次年,他又“造经一藏,敕送台山善住院,令僧披阅,为福邦民,十二佛刹,皆为葺新”(同上)。至元九年(1272)正月,他又“敕燕王遣使香幡祠五台兴国寺”(《元史》卷七...

    肖 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22666921.html
  • 宋代的信仰性佛教及其特点——以大足宝顶山石刻的解读为中心

    的“十炼图”中,我们看不到他精严戒的痕迹。但宝顶山石刻中,却有不少表现赵智凤戒律的证据。如有偈称“天堂也广地狱也阔,不信佛言且奈心苦”、“吾道苦中求乐,众生乐中求苦”、“宁以守戒贫贱而死,不以破戒富贵而生”、“戒律现受吉祥,犯佛戒律现受不祥”。由于元照称宗赜“六时精苦,门墙壁峻,规矩霜严”,《禅苑清规》对出家受戒的规定,对僧人日常生活的规定与要求,对僧职责任和义务无不是宗赜亲身经历和具体...

    侯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3168070.html